嫁娶不须啼_第 42 章 耻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42 章 耻笑 (第3/7页)

    出了端阳节,裴观到上院书房拜别祖父,坐车前往国子监。

    车行到钦天山山脚,家仆将衣裳箱笼抬进院中,青书不住叮嘱:“这几只箱中都是书,仔细着些。”

    卷柏取出斗蓬:“公子,山里凉。”

    “不必。”裴观摆手,隔得数十年再回国子监,心头五味翻涌。

    上辈子步入国子监时,他是最年轻的举子。出国子监时,他又是本朝最年轻的探花。

    此番再回来,他还顶着国子监最年轻博士的名头。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条路他走了二十年。

    国子监左为龙舟山,右为钦天山,四周有教场猎场,除了六百多间校舍,最中心的位置还设有孔庙,每岁大祭,都在此处。

    博士助教与学生监舍一左一右,裴观跟着松烟往宿舍走去,竟是个单独小院落。

    虽是小院,但也有窄窄一方天井,一棵老树盘在院角。墙角还新砌了个灶台,顶上用竹子搭起小凉亭。

    “我看这儿有地方,干脆咱们自己砌一个灶台,有两个灶眼,热菜做饭都方便得很。”

    隔壁的王博士便是这么做的,实在是国子监膳堂的饭太难吃,王博士和他娘子一起住在小院中,每日都是自己生火做饭。

    松烟赶紧请匠人也砌一个,天热干得快,灶眼一通,已经能用了。

    “这间院落怎么归了我?”裴观问道,没有带家眷来的学官了么?

    “正巧没有,就叫咱们占着了!”松烟咧开嘴笑,“学舍是按名次排的,这个也是按名次排的。”

    国子监中分派学堂,学舍都看考试科举的名次。

    学生监舍分为甲乙丙三档,以每月考核来分配,一年中拿到六个甲等,便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