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3节 (第4/7页)
265年崩逝后,荀况遭到排挤,离开齐国四处游历,现在刚刚结束西行,回家探亲。 蔺相如拜访荀况,希望荀况能在赵国出仕。但荀况说最近游学有所得,要闭门著书立说,暂时不考虑出仕。蔺相如便只与荀况保持良好私交。 “既然他能让庶民的田增产两至三倍,为何赵王还不让他出仕掌管全赵国的田地?”荀况问道。 蔺相如道:“他能让庶民的田增产两至三倍,但对贵族的田没有太大提升。” 荀况道:“贵族不愿意庶民的田和他们一样的粮食产量很正常,但赵王为何如此短视?” 蔺相如道:“一个弱冠继位,还以‘幼年’为借口,需要先太后执政辅助的赵王,你要他多远视?” 赵国史书记载如今赵王“因年幼而让太后听政”。但捋一捋赵王的年龄,他登基时差不多二十,无论在哪国都该亲政。 而从听政的赵威后的记载可以看出,赵威后不是一个喜欢揽权的人,除了有些舍不得幼子,几乎没有做过为自己揽权谋利的事。 所以,赵王死时让赵威后辅政,只是单纯对这个二十岁的“幼主”不放心。 赵王自己也知道。若不是他的太子兄长死在了疫病中,根本轮不到他继位。所以他在亲政之后才如此急功近利,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雄主。 蔺相如腹诽,恩主先王的判断真是正确极了! 荀况乐了:“这是你一个劝我在赵国出仕的上卿该说的话吗?” 蔺相如道:“赵国在如此危急时刻,需要力挽狂澜的臣子辅助。不过你这么老了,不知道还能活几年。我招揽你,只是想借你的名望招揽更多的人才。” 荀况握着拐杖的拳头也硬了,很想让蔺相如见识一下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