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舫斋手札_1.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因 (第5/5页)

好朋友乔小柿是个在德国长大的中德混血,在身份认同感这点上,乔小柿倒是和我大相径庭,她在一个非属地原则的石油国家出生后,就被她mama带回德国了,她从内到外都是个道地的德国人。初高中时乔小柿随mama去了内地,她脑袋聪明念书念得很好,中文写作拿过年级第一,还会用古汉语创作,但她回德国后,家里除了她祖父没人会说普通话,有阵子她的中文已经退步到不会讲“语气助词”,用“口气助词”和我聊了半天我才领会到用意。

    苦于环境落差,乔小柿就开始写中文小说。她说她写东西不求上进,只求流畅,倒也渐渐有了些收获。

    请她帮我写笔录是因为有天我跟她提到祖父最后一次去故居檇李常宅后,就开始提笔写自己一生的回忆录。从一百多年前他的祖父还在清代为官写起,写了厚厚一本。

    乔小柿便说为何要到行将就木前才写?若是早些时日提笔,还能多写几册。我拍手称好,无奈遣词造句功底不佳,便请她帮我写份笔录,就叫《晚舫斋笔录》。

    小柿在网上搜完是否有同名后说不妥,已经有《XX斋笔录》了,字数相撞太多,就改成了《晚舫斋手札》。

    这便是起因了。

    有些事易寻因,难有果。有些事却是已有果,难寻因。

    我找了块薄毯给惟谦,俯身凑近他时,才发现他没有戴助听器。

    “顾惟谦,”我知道他听不见,却还是说出口了,“就离婚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