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异案_014 不约而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4 不约而同 (第2/5页)

此外,灶台上的香灰需一同携往报官否?”

    听过渔童的话,夫妻两人对望,暗想儿子所言确有道理。渔夫和妻子在歹人进入房中之时,均早早昏迷过去,无人见过彼时场景,唯独渔童亲眼目睹老汉尸首被人盗走的过程。

    可眼下困扰之处在于,渔童在官差眼中,难免被视作黄口小儿,即便如实相告,又如何肯取信于他。

    “阿娘还需人照看,只儿一人或不可,还是我留于家中照看阿娘,”女人看出丈夫眼中的为难,“不论取信与否,至少要有一人亲历过,才可引得官差留意。”

    渔夫还想说两句什么,女人微抬起手阻止他,“更何况,张家老婆此一时睡过去,谁又知醒来时,是哪般?独有我留于家中,方得应付一阵,再如何说,她也是在咱们房中霎时疯魔的。”

    她轻轻拍了拍丈夫一直攥紧在掌心的手指,直到他把拳头张开摊平。

    渔夫深深看了她一眼,轻轻点头,转向渔童,叮嘱到,“已经耽误许多辰光,事不宜迟,不如此时就出发,记住,无论取信与否,我儿要将所见所闻,皆一五一十告知官差。”

    渔童口中笃定,从阿娘手中取来平日不怎么穿的好衣衫,与阿爷一同仔仔细细洗漱过,走出了家门。

    渔夫家距离静仁坊西坊门较近,因而此时出坊,他带着渔童走了西坊门。

    西门外是东都城墙,城墙根长年累月都有灾民在此处,或立或卧,都是奄奄一息的状态。渔夫家中有富余时,偶尔还会来接济几位老幼。

    而如今再见眼前惨状,只想自己与家人不在彼处待着,就已是万幸。

    妻子贴心的准备了斗篷,一是不知丈夫与儿子要往北城多久,看早晨天边一角的朝霞,似乎这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