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园春情_【蕉园春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蕉园春情】 (第31/32页)

付出。

    因此,她们两人成为我日常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而对家里的所有成员——妈、哥乃至于明宗,都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下。

    ※※※※※※※※※※※※※※※※※※※※※※※※※※※※※※※※

    话说190年代,台湾因种植芦笋制罐外销,让很多农家因而致富。芦笋

    成为当时所谓的「绿金」,所以大家一窝蜂地盲目抢种.俗话说:「谷贱伤农」,

    由于一窝蜂地抢种,造成供过于求,以致于价格在极短的时间里急速下跌。此时,

    又让很多笋农大吃闷亏,甚至血本无归!

    嫂对这一盛一衰的循环,观察入微。

    因此,当芦笋需求日殷,未及投入的笋农正盲目跟进时,我们以有限的土地

    种植其他可稳定收成的作物,不碰芦笋.

    当新增的笋园开始产出时,由于逐渐供过于求,价格日跌。直到几近于「崩

    盘」时,一部份稍有眼光的笋农,会当机立断,收掉笋园,改种其他作物,以减

    少损失。

    而就会有一些后知后觉的人们,他们永远跟着流行的尾巴末端跑!此时,他

    们的笋苗才在开始成长,牦田、整地、施肥、下种一连串的累人工作才忙完,眼

    看着正生机盎然的笋苗,要再翻掉,实在心有不甘。不翻掉,连个回收的机会也

    没有,真叫他们不知如何才好!

    此时,我们才出手,挑一些条件较好的新生笋园,以当时合理的价格,以两

    年左右的期限包租下来——此时,地上作物几乎已经贱到不计价.经过三、四个

    月的肥培,当芦笋开始收成时,正值大部份新笋园被翻掉改种,而旧笋园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