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5章 新起点 (第3/5页)
走的毕业生,在零五年入学的时候大不相同了!我们的老对手三中风光不再,而三年前还不被诸位放在眼里的协信,现在已经成为了强敌!大手笔投入,全省领先的电教设备,高薪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挖名师,高额奖学金招揽尖子生,我必须承认他们的努力有了成效,虽然一本上线率和文理科前十名还不能跟我们比,但今年的文科状元已经花落协信!” 张树森说得有点激动,到后来甚至拍起了桌子。 老师们都很有同仇敌忾的感觉,原因无他,协信来势汹汹,让大家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协信中学是东南亚华侨富豪曾家梁,在东川斥巨资兴建的民办中学,前几年的建设和草创阶段还不显山不露水,甚至被一中三中这些老牌名校嗤之以鼻,但从两三年前开始,几乎无限的资金投入终于浇灌出了累累硕果,逐渐改变了东川教育界的格局。 尤其是文科状元花落协信,对一中来说无异于一场地震。 一位四十来岁、留偏分头的男教师,就很不自在的扶了扶眼镜,他班上有个学生就是被作为文科状元种子来培养的,结果屈居第二。 教导主任插了句嘴:“张校长,我们是不是应该增加作业量和课时?” 张树森大幅度的摆手,很果断的否决了这个建议:“今后大学自主招生的范围还要扩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越来越多,我们不能死抓分数,否则一中和那些县中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而且协信的成功之处,是他们和香港大学等境外高等学府的紧密联系,如果我们放弃素质教育死抓分数,必然在这方面被协信远远甩在身后!” 协信除了那位文科状元之外,高考成绩总体上还是远远不能和一中比的,但这一届它有五名学生被港大、香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