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 (第1/3页)
崔榆忙急急的摆手解释,“非是府尊大人徇私,在用人一事上有违律令,实在是衙署这边之前的变故,摘掉了一部分人的职务,这才造成府内事务堆积无人做的局面,我现在属于人在职不在,等人手到位,我就得调离衙署了,先生,我们府尊是个最推崇今上新政之人,他的手下,不会有任人唯亲之事发生,是我先任了府经历,未料想同族堂兄会有如此天降之喜,否则我早当请辞或请调了,先生还望莫要误会了。” 大宁开国任官制,是废了籍贯制约制度,让许多不愿背景离乡的官员,能够就近在籍贯地任职,凭自身才能说话,但这并不表示,在如此的制度下,可以明目张胆的扶持本家亲族,于是,就有了另一条避亲令。 也就是说,一府主副官,其下门生故旧,在选用上,不得以其本族亲人为先,若遇同衙亲族者,要么调离要么让下位者自动请辞。 大多数人,会替同族亲人另谋高就,没有说自己得高位,而不顾族亲前途死活的,如此,崔榆的下一步路,会被安排出江州任职,崔闾那边已经与娄文宇打了招呼,等他这边人手到位后,保川府那边就会下正式任职文书,调他去保川府辖下一县镇,任县令。 而因着这个制度,本来打算今年参加府试的崔元逸,就不能考了。 当然,他若非要考,也能考,那府试主官就不能是他老子崔闾,得上报朝廷,请礼部下派一官员来作主考官,然后,如此取出来的门生,便不算是崔闾的门生,在他如此缺人用的情况下,显然,这一科的府试主持,是不能让的,如此一来,只能委屈崔元逸再等三年了。 崔季康先前生他二哥崔仲浩的气,就是因为,他都想到了他们家老爷子目前行事的艰难,正待急招门生支应的当口,老二却只顾着自己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