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第2/3页)
这东西,小时候见家里长辈自己酿了喝过,但味道却没这个好。 他见崔闾和毕衡二人不待见这东西,就说自己要带回去送人,再过没两日,他就送了一套水晶杯来,说配着这酒特好看,摆着吸引人也行。 然后,这才有了水晶杯的销量。 原来这江州内城的富户人家,家家地窖里都有这种酒,只男子喝的少,是以城内酒楼不曾见,这种亮晶晶透光的杯子一面市,就直接虏获了富户太太们的心,买的那叫一个毫不手软,至于在别处售卖停滞的大块玻璃,在江州内城也属销冠,有从北境请来的安装工人,只要下单就赠送上门安装服务,那一日的订单,直接排到了年后。 毕衡此时,才算是真正体会到了江州内城富户的含金量,就算九家子龙头倒了台,也不过是内城总和的百分之一,那剩下的人家,也能吃下这巨额体量的商品。 就一种,你只管把东西摆台面上来卖,买不空就不能称之为江州富户的那种底气。 有钱,就非常的有钱。 当然,这些亲民的价格,只针对的是内城富户,外城的百姓对于玻璃这种易碎品,还是持非常谨慎且观望态度的,他们手里的银钱,更紧着实用耐用物,特别是精铁制品,以前是想买也买不着,现在只要备好银子,家家可购。 崔闾在码头空地上开辟了一处空置的仓库,做为专制煤球坊,并且,让漕运上的帮众们,抬着从北境运过来的铁皮煤炉子,在外城挨家挨户的宣传讲解用途和好处,然后,所消耗的煤球数,也定在了一个比柴禾更便宜的价格上,这是一项纯纯的利民计,崔闾没打算在这上面赚大钱,因此,所需支付收入,只要能平衡账目,不让衙署太亏本就行。 王听澜不止带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