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五章 理所当然的排挤 (第1/9页)
大周延载元年秋,杨帆正式成为秋官郎中。暑夏方去,清秋才至,天清水清风也清,杨帆顶着一天秋色,裹着一身秋风,神情气爽地踏进了秋官衙门,亦即刑部正堂。 杨帆昨日已经去过吏部,领了制书任命后到刑部来报备过,所以算是已经报到过了,今天却是第一天正式上任,拜见主官。 大周刑部沿用唐制,设刑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掌天下刑法、徒隶、句复、关禁。刑部下设四司,一曰刑部司,二曰都官司,三曰比部司,四曰司门司,统由刑部尚书和刑部侍郎总领。 四司之中,刑部司是刑部本司,号称小刑部,这是刑部里真正执掌刑法的所在。以前杨明笙在任时,担任的就是刑部郎中一职。当时的刑部尚书是张楚金,也是大唐三法司中一个极厉害的法官,其下侍郎就是周兴,再次就是郎中杨明笙。 如今刑部尚书空缺,刑部侍郎为崔元综。刑部司应设郎中两人,员外郎两人,主事四人,令史十九人,书令史三十八人,亭长六人,掌固十人。其他三司因为不及刑部司重要,也没有那么多的事务,设的官员就相对少一些,比如郎中和员外郎就各只一人。 杨帆没有到任前,刑部司左郎中一职也是空缺的,只有右郎中陈东在任,左在右上,杨帆到了,便要压陈东一头。再者,刑部尚书是正三品,刑部侍郎是正四品下,刑部郎中本应是“从五品上”,而杨帆是以“正五品上”的级别调过来的,比陈郎中也要大上三级,理所当然地做了他的上司。 刑部大堂设在第一进院落,各司衙门设在第二进院落,四司各据一个大跨院,每个跨院内再依官职大小,依次分配官员们的签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