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举几得 (第4/6页)
芳便是老夫的同舟人了。此子乃朝廷新贵,年少有为,更难得的是,居高位而不忘其本,乃国之正臣。有此子与老夫同舟,来日风云际会,同图匡复,岂不是一个得力臂助么!” 法琳和尚抚掌大笑道:“哈哈,如此说来,乃是一举五得啊!张公之才,足可定天下、安社稷,区区一州刺史,着实屈才了,他日若为宰相,想必旦夕可令天下太平矣!” 张柬之微笑道:“大师夸奖了。” 法琳和尚道:“事不宜迟,贫僧这就去了。” 张柬之起身道:“有劳大师!” 法琳和尚稽道:“此事有无上功德,贫僧敢不效力!”说罢趿起芒鞋,洒然而去。 张柬之知这和尚随性,最不喜受俗礼拘束,也不相送,候他出去后,自在几案后坐了,将那熏香炉儿轻轻转动着,脸上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一举五得,果真仅有五得吗? ※※※※※※※※※※※※※※※※※※※※※朝廷对姚州的掌控力较之嶲州其实还要弱些。 姚州归附朝廷后,朝廷于唐高宗麟德元年才开始在这里设置都督府,此后屡设屡废。地方大族豪门希望在名义上归朝廷节制,实质上仍旧完全自治,朝廷则试图插手姚州,增强朝廷的控制。 不是用武力打下来的地盘,想把势力插进去自然难如登天。如果经过长期的同化,或许会在几代以后,将朝廷的影响力一步步渗透进去,但是朝廷cao之过急,结果不仅没有达到加强和稳定对这一地区进行控制的目的,反而引起了该地区的长期动荡。 再加上该地区毗邻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