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8 (第3/4页)
谋划好了三个人选。这人选备上了, 就让皇帝挑一挑, 让皇帝都考查了是否满意。 这三人全是京都的官员出身。 当然,是下层的官员。 更确切的说法。 其时,这三人是小吏出身。 衙门里有一个说法。 任你官员清廉如水,也逃不小吏狡猾如油。 那些官老爷,特别是正紧科举出仕的。 在没中举前,一心扑在科举的功业上。在历练上,那肯定欠了火候。 这是必然的。 若是荫官? 更可能是家族中的嫡子, 特别是受了长辈宠爱的。 若不然,也不可能在官宦的大家族里,拿到了荫官的名额。 这就来了。 这等锦衣玉食堆里长大的荫官。 那又有多少的历练? 可小吏不一样。 衙门里跑腿的, 还是最底层的。 可以说,这衙门里的门门道道,谁最清楚? 就是这些衙门里的小吏。 有些什么潜规距,不可言说的,又或是办事儿,跑哪一条道才能拜得真神,入了真佛的眼缘? 这些衙门里的小吏都知道。 可同样的,这些小吏最想当官。 偏偏,官就是官,吏就是吏。 官与吏之间,是有一道鸿沟,那是难以逾越的。 而玉荣在京都,又或者说,整个承天府里。 那是花这些年的心思。 那才是挑中了几人。那是培养出来的,就是这么三个人。 玉荣花足了心思。 她要的是实干的人才。同样的,能为她所用的,而不是投靠了耿氏一族,又或是投靠了东宫太子的。 那么,只能起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