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 (第2/4页)
”他指向远处一尊硕大的铜像,“两万人、108艘船,六百年前——你能想象吗?” 王航这人外冷内热,很少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大部分时候都是张冰山脸。然而,身处这座庙宇,谈到被祭祀的伟大航海家,那种发自心底的敬仰与憧憬,却是真真正正、不容置疑的。 即便自诩思想独立的许衡,也难免受到感染,禁不住折服于先人的伟业。 他补充道:“船队先后到访过这里两次,并留人在此定居,后世便以郑和的官衔为城市命名。” 许衡喟叹:“真不容易。” 两人牵着手往庙里走,四周围空空荡荡的,仿若一处被遗忘的妙境,孤零零地垂悬于远离故国的千里之外。 站在郑和的铜像面前,许衡仰起了头。 首戴幞头、肩披斗篷、身穿蟒袍、左手扶剑,堪称非凡气度,只有那光洁的面颊,透露出人物的敏感身份。 许衡一边看,一边若有所思地说:“你发现没有,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除了和尚就是太监。” 没等王航回话,她便扳着指头算起来:“法显、义净、慧深、鉴真,再加上郑和,几乎就是我们航海文明的代言人。” “你说,你算什么?”许衡饶有兴致地看向对方。 原本还试图反驳的王航气得笑出声来:“我算什么你不知道?” 许衡狡黠地眨眨眼睛:“回头好好研究一下。” 王航深刻地感觉自己受到了调戏。 南洋的中式建筑韵味特殊,即便竭尽可能地模仿,依然和国内的原生态有所出入:鲜艳的色彩、夸张的结构、用力的角度…… 但也正是这种求而不得的态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