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向线_分卷阅读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 (第2/4页)

着。”

    许衡愣了,原以为会有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保不齐也有个慷慨陈词。如今却像一拳头打在棉花上,只能空怀满腔郁闷,乖乖地端坐角落,酝酿着之后的狂风暴雨。

    引航员第一个上船。

    身材壮硕、脾气火爆的高丽大汉,说什么都像在打机关枪,铿锵顿挫。下达某个指令时,因为没有得到他预想中的答案,忍无可忍地低吼出声,似乎很不耐烦。

    王航不动声色,帮忙翻译:“他在问你船上有没有侧推器。”

    年轻的三副满脸通红,正想解释道歉,却见船长扭头看向韩国人,用清晰流利的英语反问道:“侧推器和球鼻艏在船壳上都有非常明显的标记,上船前难道没有看到?如果您对船舶的基本状况都不了解,我方是否可以申请港口另派人来?”

    引航员被呛得满脸通红,两只眼珠瞪得快要掉出来,最终还是扭过头,老老实实地继续指示航线。

    许衡在一旁看得提心吊胆,生怕两人不对付起冲突:釜山港的进出船舶众多,引航员常年工作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难免沉不住气。但即便如此,对大多数货轮来说,港口引航依然是卖方市场——你可以不靠岸,但不能没有引航员——所以多数人会选择忍气吞声。华海所就曾经办过几起因为引航失误造成事故,最终由船方负全责的案件。

    像王航这样和对方硬碰硬,要么是脑子搭错了线,要么就是仗着熟悉港口情况,不要引航员也敢自行靠泊。

    没有多余的时间供她思考分析,接下来进行到了入港最关键的停靠环节。

    带缆小船鸣着汽笛驶过来,甲板上申请指示,确定何时将缆绳放下。

    王航站在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