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 (第3/4页)
了不就行了,荆棘别人走,我仍走那条坦途。” 赵明:“可陈寒也说过,这种逆天改命的事情,不容易吧?” “确实不容易。”祖师爷平静道,“但既然有人可以拿自己家的孩子来制玉人,为什么不能拿家里人的骸骨来修骨祠。” “说起来,骨祠还是玉人的祖宗。若非贪得无厌,还想求一个飞黄腾达,骨祠可比人玉长久多了。” 骨祠寻的是商代人祭的道,所以可以承天运。拿自己家的子孙来修这祠堂,便能承了那些荆棘,给活着的大家,留下一条坦途来,求得家族悠远流长,生生不息。 陈寒冷不丁便想起了秦家的历史——历经磨难,却奇异的留存了下来。 赵明心软,他想得更深,他问:“那,那些被做成骨祠的人——” 祖师爷从二楼看去了那突兀的耳房:“气运是要有人来承的,人走了,谁来承难。” 赵明目瞪口呆:“那投胎转世——” 祖师爷道:“商代如何人祭,骨祠就如何修。越还原当时的场景,效果越好。”他顿了顿,对赵明道,“你别问了。” 赵明见祖师爷不肯说,也问不出。 陈寒若有所思,她对祖师爷道:“师父不能算是秦青,所以秦家其实也根本没有懂修仙的人。秦跃也说了,古早的时候,耳房是两个对称的歇脚屋子,也就是说那时候还没有做成骨祠。” “秦家用骨祠,也就是这几十年间的事——他们从哪儿得到的这么古老的办法。按理说,他们知道人玉都不该知道骨祠吧?” 祖师爷微微抬了眼,陈寒垂下眼问:“秦家的事,有没有可能和唐之棠以及戚夫人一样?来了张纸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