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魔鬼之城 (第2/6页)
一处形状怪异独特的风蚀地貌,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之城。 其实,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雅丹地貌以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 整个魔鬼城呈西北、东西走向,长宽约在5公里以上,方圆约10平方公里。 据考察,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长着茂盛的植物,水中栖息繁衍着乌尔禾剑龙、蛇颈龙、恐龙、准噶尔翼龙和其它远古动物,那时候,这里是一片水族欢聚的“天堂“,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它为“戈壁台地“。 曾经,这里人迹罕至,虽然风景绝美,但一年到头,愿意来这里的游客其实数量并不算多。 毕竟整个北疆,全年一半的时间都在飘雪。剩下的一般时间,还经常大风起兮尘飞扬。 魔鬼城正是漫长的岁月里,在大风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密集而又错落有致的砂岩奇异形体。 因为地处风口,四季狂风不断,最大风力甚至可达10―12级。 强劲的西北风给了魔鬼城“名“,更让它有了魔鬼的“形“,变得奇形怪状。 远眺风城,就像中世纪欧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林立,高高低低参差错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