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 (第1/4页)
面积的扩充,我觉得周朝的分封诸侯制度功不可没。 第16章 句吴 虽然比干习惯性地将与越国相对的那个吴称之为吴国,但是这个由姬泰伯建立的、发展不过几十年的小方国,还没能够得上那个级别。 就连周部,在大商的官方称呼里,也只是称之为“部”而非“国”。 在如今,当地人将吴国称之为“句吴”。 “句吴”的“句”和越国在当地的称呼“於越”的“於”一样,都是当地语言中的一种无意义的助词。 泰伯是古公亶父的嫡长子,自然有一批追随他的人,他和仲雍为了给弟弟季历让位而出走,从渭水之畔的周部来到东夷、南蛮之地,又是孝友之举,最是值得为人称颂,周部里跟随他的人还不少。 当然,比干曾经阴谋论过,泰伯、仲雍给弟弟让位,来到如此偏远的蛮夷之地建立方国,是不是有和周原那边的周人一道夹攻大商的意思。 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句吴离大商的距离并不近,想要和周部夹攻大商,他们还差得远。 当然,这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句吴的人口组成很复杂,大部分都是当地的荆蛮、徐夷、淮夷,不过要说泰伯和仲雍单纯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就让这些人尽数归服,那就让人笑掉大牙了。 在数代之前,如今和东夷各部死怼的大商和他们还有亲戚关系,因为商部落也是东夷的一员。 在大商取代夏朝执掌神器之后,他们就和东夷各部渐行渐远。 而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礼仪。 自大商起,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服饰传统开始定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