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二章 和罗林的缘分 (第2/4页)
地有利可图,也意味着经济的繁荣。 商人流通得少,也就意味着经济的损失。 “父皇为什么要不断迁都呢?” 罗轼又思维发散起来,起身转头,看着身后的大乾帝国地图。 “乾地是大乾最发达的地区,无论是紫荆地区还是江南地区,都是数一数二的。” 帝都不修建在最发达的地区,也不修建在最“风水宝地”的地方,而是换着地区,从乾地到齐地,再从齐地到燕地。 “是经济。” 罗轼思索之后,还是给出了这个答案。 “迁都到齐地,乾地不久之后,经济发展就遇到了瓶颈,而帝都在齐地,作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起到了飞速带动齐地经济的作用。而在齐地经济繁荣后,又迁都到了燕地……” “这就是父皇的考量吗?” 罗轼颇为震动。 忽然间。 他脑海里灵光一闪! “不对!不止!我忽略了我出生之前的事情。” “江南士子形成大规模派系影响朝廷?” 罗轼立即想起了自己出生之前的事情。 朝堂上有两派。 当时是珂午所率领的其余派系,和江南派系对抗,双方在朝堂上处于均势。 而在父皇登基后,直接赋予珂午重权,将江南派系锤烂了! “原来如此,父皇不可能去压制江南的经济,而江南经济蓬勃发展,就意味着世家依然会崛起。所以父皇做的,是平衡地方经济?” 如果帝都一直在乾地,那么,乾地在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依然会吸引无数的人才来乾地。 这些人才都会陷入内卷。 这是客观定律。 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