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78节 (第2/7页)
字创作者的共情能力相对强一些,越是敏感,写出来的东西越纤细,越是能令观众共鸣,这种情况下,创作者本人会内耗。 自从马鑫当了林济的经纪人,他从合作方那边听到最多的要求就是把林济照顾好,其实不需要合作方提醒,马鑫自己也清楚,他写毕业论文那阵,每天绞尽脑汁发疯发癫,感觉全世界都是垃圾。 林济天天把自己关着写剧本,马鑫早就担心他的状态了。 林济好不容易有了休息的机会,马鑫是很希望他的休息时间能延长的,他当林济的经纪人不久,却亲眼见证了《静梧传》和《淬火》两部经典的诞生,还有稻米视频的那部《重生虐渣记》,媒体总爱炒作林济是天才编剧,动不动就甩出一堆足以亮瞎人眼的数据。 这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林济的成功是轻而易举,“天才”两个字就抹杀了他在剧本中倾注的心血。 马鑫可以说,节奏和感染力或许是天生的,但构建起一部剧的基石,那些重要的故事和情节,都来自于林济前期做的大量准备工作——《静梧传》和《后宫》两部剧也是虚构的,可《静梧传》是在大吴朝宏大的历史中切入的一个点,林济切得又快又准,而马鑫整理资料时看过《后宫》的人设,把几十位角色不同的性格、言语、神态表现出来是件容易的事吗? 何况《后宫》还有精心雕琢的台词。 这些工作本身并不容易,马鑫先前以为容易,在成为林济的经纪人后也不会那么想了。 他只能说,林济配得上所有荣誉和赞美。 每到这时候,马鑫对林济的敬佩就会更上一层。 这会儿林济从垃圾桶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