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_分卷阅读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 (第1/4页)

    着车壁打起了盹。

    斛律睢一行比他们先走半日,如果荀悠没有伤病,估计还可以赶上,现在看来却是希望渺茫。斛律家祖孙三代都是能征善战的将军,派斛律睢去讨伐成王看似稳妥,实则纰漏很多,首先,斛律睢虽深居简出,但朝臣们都知道他与成王府的私交不错,再者,斛律家是铁骨铮铮的忠臣不假,忠的却是大齐的社稷,而不是天全皇帝……连荀悠这种不关心政事的人都明白的道理,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不提防?

    遍观大齐武职,功勋卓著、深受敬仰的有四位,成王、元松、石雳、斛律睢,人称之“一王三将”,除了因为姻亲跟随成王的元松,其余二将一贯在朝堂上保持中立,不过由于文武两派向来不对付,武将都更亲近上阵杀敌、身先士卒的成王。难道说,皇帝已无将可派,才出此下策?

    皇帝宣称成王谋反的诏书被贴上各个地方的衙门口,荀悠却不相信他会在这个时候起兵造反,函谷关一役武成军损失不小,如果蓄谋造反,何必让自己的手下如此拼命?更何况他的亲眷还有元府上下都在皇帝的监视中,不可能不投鼠忌器。荀悠没有多少时间调查这件事的真伪,只是隐隐猜测这件事是皇帝亲自策划的一个阴谋——趁着西境局势不稳当,成王领兵在外的契机,皇帝当断则断,派人搅了成王的大后方,以粮兵胁迫之、以言语讹传之,生生把他逼反!便可把谋篡的势力扼杀在半途!

    若这是事实,荀悠还真是小看了皇帝的手腕和无情。

    皇帝身边的大内监刻意叮嘱他“小心”恐怕不是忧他战阵危险,而是提醒他“事有蹊跷”。

    这个内监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