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0节 (第5/7页)
《易经》的考题上丢分。 “那以陈兄之见,应该治那本经?” 陈朝源说道:“《诗经》!” 看到其他二人也点头,苏泽问道:“这是为何?” “《诗经》有朱子集传可以自学,治《诗经》的南平读书人要比《易经》少一些,竞争也没那么激烈。” 苏泽问道:“请问陈兄,这南平县内治哪本经的人最少啊?” 陈朝源低着头说道:“那自然是《春秋》了。” “这《春秋》微言大义,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实在太多了,卷帙浩繁,普通读书人根本读不起,更不要说其中精妙之处,也不是没有名师指导的人能学的。” 果然如此,这也和苏泽想的差不多。 看起来公平的科举考试,其中也藏着不公平。 就不说科举作弊这种场外因素,名师指导的和自学的就差距极大。 选修五经的时候看起来寒门士子有选择,实际上能自学的也就《易经》和《诗经》,这赛道都卷的不得了。 但是那些富家子弟,则可以延请名师,选修寒门士子不敢治的《春秋》《尚书》《礼记》,这就要比寒门子弟更容易考上。 苏泽知道陈朝源是为了自己好,不过他可是有系统的人,到底治什么本经,苏泽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他还是说道:“多谢陈兄指点,让苏某少走了弯路。” 陈朝源说道:“苏兄天纵奇才,能破知县老爷的精妙题目,只要好好治几年经,必定能考上秀才。” 熊岳和林清材也纷纷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