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3节 (第3/7页)

都要向吏部打报告,这种情况下除非实在是做的太过分了,知县都会给典史留点面子。

    典史之下的书吏就不一样了,他们属于县衙的员工,也是没有俸禄的,但是到了嘉靖时期,基本上县衙也会用公帑或者火耗之类可支配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给书吏发点俸禄。

    书吏五年为一役,如果县衙不满意可以役满发还回家,甚至可以提前开除。

    所以对于林清坚这样的书吏来说,为了能够在县衙生存下去,那就需要拜山头抱团取暖。

    这里举荐人就是一种类似于东汉“门生故吏”的特殊关系。

    比如举荐林清坚进入县衙的是刑房的孙典史,那么县衙所有人都知道林清坚是孙典史的人,自然就是孙典史的派系。

    而举荐人和被举荐人的关系密切,不仅仅是单向的。

    如果林清坚在县衙中犯了大错,那么身为他的举荐人,孙典史也要付连带责任。

    县衙之中的派系斗争非常激烈,甚至有绵延几代人的长期斗争。

    林清坚被身为刑房典史的孙典史安插到了户房,那户房上下对他的敌视自然可想而知。

    而林清坚此时不仅不能和同僚一起吃拿卡要,反而要好好的做事,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户房其他人盯着呢。

    大明的官府因为朱元璋定下的祖宗制度,可支配的收入少的可怜。

    不过凭心而论,朱元璋制定的标准,也是能够让官府衙门运转下去的,明初的人口确实获得了增长。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明朝的官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原本那点人手已经是难以为继了。

    其实这个也是很容易理解的,随着上级越来越多,需要请示汇报的工作也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