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_山海经的第六点想法:灵照百里的智慧之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的第六点想法:灵照百里的智慧之光 (第4/9页)

龙。’

    关于烛龙,太复杂,牵扯太多,我只能单独一章去解释,这里不多说了,直接告诉你们我的想法。

    那就是烛字在上古时代,并不是指火把,而是单指烛龙。

    烛龙又叫烛阴。那条‘龙’,就是烛的本体,在上古时期,提到‘烛’,没有别的意思,就只特指一个对象,特指那‘烛龙’。

    烛在甲骨文里,乃至更早文字里的象形,不是象形别的,就是象形那条龙。

    龙乃鳞虫之长,一条头上有火的长虫,这就是烛龙的象形体。

    ‘烛’这个字,特指它。

    烛光意义为:仿佛烛龙直目正乘般的光。

    再白话一点,也就是又长又直的光柱。

    在夜晚,强烈的光源如果朝一个方向传播,并且周围很黑,而空气中粉尘、雾气较多,则会散射,形成明显的光柱。

    在山海经里,光柱,这才是烛光的意思。

    在上古漆黑的夜晚,除了月光和火把,就没有其他光源的时代。

    人们看到横在半空中的光柱,是极为震撼的。

    不亚于我们,看到一发龟派气功波。

    宵明指一个把晚上照的通明的一个东西。烛光指一道光柱。

    搞清楚这两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现象,才好理解山海经里的记载。

    “舜夷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

    首先不可能是灯笼、火把那么简单,必然是如探照灯,大型光源般的状况。

    在夜晚,超出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是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光。

    通照百里,还有又长又直的光柱。

    我想以你们搞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