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08章 李老与宋砚 (第6/7页)
的继续开口:“端砚虽然产于唐代,可唐人却并不怎么使用端砚。 “因为唐人多用瓦砚,瓦砚便宜,实用、易得,结实。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端砚不好,而是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这跟当时端砚石材的开采难度有关,因为制作砚台的端石常年浸在水中,这样导致寻找端石石脉异常艰难。 “就算找到了石脉因为无法在水中开采还需要排水。 “开采一处石脉往往需放水一月甚至数月,之后还要修建道路,清理泥沙,加固石壁,采石难度比起开采金银来更要难上三分。 “这在宋四家之一,大书法家米芾的《砚史》中就可以了解,砚史中对于端砚称赞有加,用了大篇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其中提到‘取水月余方及石’,而同是宋四家之一的苏轼苏东坡更是说采集端石需千夫挽绠,百夫运斤。” “由此看来,采石工是一种非常辛苦的职业,一般来说不是穷苦特别需要钱财的,不会去做。 “武周时端砚为贡品,狄仁杰得知采砚石工之艰辛,更是上表请求武则天减少端砚的贡品数目。 “这样一来,端石虽自李渊武德年间就已经开采,但整个唐代,端砚的产出数量都极为稀少。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采出来的端石并不都能用于制砚,大部分只能做观赏把玩用。 “有人更是推测整个唐代精品端砚不过数百方,这方端砚是唐砚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端砚一砚难求的情形到宋初南唐时才稍稍缓解,倒也不是说什么开采工艺提升了,而是文人愿意为端砚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