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 (第3/3页)
然而不等江辞说完,杜松就摆了摆手说:“本官还有要事在身,你且退下,明日再说吧。” ——这老东西,真是冥顽不灵。 江辞腹诽,正打算离开时,只听见一个官差冷嘲热讽道:“妇人之见罢了,我们杜大人可是历经了两朝,其眼界岂是你这个黄毛丫头可比拟的?” 江辞想起江秋声在时,她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万千宠爱都集于一身。 江秋声教她念书习字,许她习武练剑。 她的母亲虞秋月,因生她难产而亡,她在江秋声的书房里看见过虞秋月的画像,果真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仿佛照镜子一样。 小时候,夏婆婆教江辞针线女红和洗手羹汤时,江辞常常扎着手指、烫着手背,不由得为夏婆婆的一双巧手惊叹不已,夏婆婆却笑盈盈地说:“要说针线活和做菜的手艺,倒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娘亲。” 江辞有些伤心,也有些憧憬。 她想:要是娘亲在世,那该多好啊。 夏婆婆又说:“你娘可是个大好人啊,在怀着你的时候,不顾自身安危下河救人,因此落下了病根,身子孱弱。生产时又败坏了气血,当天便撒手人寰了。唉……”她抹了抹泪,“可怜的孩子。” 后来有不止一人劝说江秋声,让他趁着年轻,续弦要个儿子,曾经沧海难为水,江秋声与虞秋月琴瑟和鸣,哪里还会倾心其他女子呢?索性借口道:“江某有阿笑、阿辞足矣。” 那人又说,终究是个女娃娃。 江秋声不悦,简简单单“送客”二字便表明了立场。 从此再无人前去说媒。 江秋声会带江辞去视察民情,遇到问题时会主动询问她的看法,倘若他觉得她说得对,便按照她的想法来实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