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_第二章 何以治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何以治国 (第3/5页)

阁官提调检讨等官讲读,拟定经书起止,所习仿字,每日送看。

    成化十三年,受大臣所请,朱祐樘便被安排出阁读书。

    只是那个时候上课的地点安排在紫禁城的文华殿,但今年二月朱祐樘娶了太子妃张玉娇,而成亲的太子自然要搬到宫外居住了。

    朱祐樘贵为太子,学业自然更受朝臣的重视,不论是师资数量和质量都是最好的,而且每天的课程安排满满的。

    第一任讲师是徐溥和刘健,只是每任讲师没有特殊原因都是九年制,而今第二任讲师是翰林修撰兼左庶长谢迁和詹事府左谕德张升。

    现在已经升任翰林待读学士的刘健今天是不请自来,在替代谢迁的课程后,便开始对朱祐樘进行教学。

    朱祐樘正在努力地适应这个新身份,为了不让其他人看出端倪,自然是坐在案前少说多听,甚至还得故意给对方营造一种呆板的形象。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殿下,何解?”刘健持书来到案前,却是突然发问道。

    刘健师从理学大儒薛瑄,天顺四年进士,河南洛阳人,以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而后历官翰林修编、翰林修撰和少詹事,是当朝清流核心官员之一。

    今年已经五十五岁,虽然身材不高大但显得很结实,一张标准的国字脸,眼睛炯炯有神,带着很浓的河南口音。

    朱祐樘迎着刘健希冀的目光,便十分配合地吐出四个字道:“无为而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