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 考证 (第2/4页)
“初步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表明,现代白芍(杭白芍、亳白芍、川白芍)是长江流域长期药用栽培驯化野生芍药的产物,其遗传分化后的特征不仅不同于野生芍药(赤芍),而且也不同于观赏的花卉芍药。就花的表征而言,野生芍药花瓣是白色、单瓣,雄蕊绝不瓣化,药用栽培的芍药,花瓣基本上是红色(可能是从野生芍药中极少数粉色个体选育而成)、单瓣。就根部特征而言,赤芍为主根型,淀粉粒少而草酸钙结晶多,芍药苷含量一般在3%以上,具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作用,白芍为主根型,淀粉粒极多而草酸钙结晶殊少(去皮故色白,水煮则淀粉粒糊化),芍药苷含量一般在3%以下,抗凝血、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作用不明显。,和把芍药根(野生)说成是“白芍”,这种指赤为白的错误,应当及早改正。还有,不少中药著作所附赤、白芍照片皆是观赏芍药,亦需改进。还应当着重指出,来源于野生芍药的赤芍占商品药材的80%以上,并以内蒙古的多伦赤芍(野生、单瓣、白花的芍药)为地道。川赤芍paeochi只占很小的比重,使用范围不大,虽带“川”字,并不表明其为赤芍的“地道药材”。以上两书只提川赤芍为赤芍,明显地以偏赅全。” 旁边的教授说道:“乖乖,你查资料好细啊,这都让你找出来了。” 单清接着说道:“还没完呢,我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