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27章忠于君与忠于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章忠于君与忠于国 (第5/6页)

。他罢免了一批无能的营私之辈,提拔了一批忠君爱民的官吏,伍举、苏从也在提拔之列。

    即位之初,楚庄王之所以不问政事,沉湎酒色,并不是一味yin乐,而是借酒色的外衣伪装自己,在静默中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帝王昏庸时,小人的丑恶面目更容易暴露出来。他借着yin乐辨明忠jianian,为“一飞冲天”做足了准备。接着,这位雄心勃勃的国君就开始了他对外称霸的旅程,楚国很快就成为可以与晋国这样的大国匹敌的国家。

    平定了若敖族的叛乱以后,楚国令尹子越椒被杀。孙叔敖在这时候登上了楚国的政治舞台。他是个很有才干和魄力的人,祖父蒍吕臣曾经是楚成王的令尹,父亲蒍贾曾任楚国司马,被子越椒所杀。父亲被杀害以后,他跟随族人逃难到期思。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他曾“决期思之水,而灌云雩之野”。关于孙叔敖如何当上令尹,有很多传闻。《吕氏春秋》认为他与沈尹茎交好,楚王要封沈尹茎为令尹,沈尹茎向他推荐了孙叔敖。而《史记》则记载孙叔敖是被虞丘子举荐的,虞丘子辞掉相位,让孙叔敖取代了他。

    孙叔敖治理楚国期间,一方面实行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的治国模式,“施教导民,上下和合”;另一方面又“奉旨循理,恤人体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法令是用来引导人民的,刑罚是用来禁止jianian佞之人的。他认为“奉职循理,为政之先;恤人体国,良史述焉”,并称孙叔敖为“循吏列传”之首。《吕氏春秋》中有“荆王於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的记载,由此足见孙叔敖在治国方面的卓越能力。

    孙叔敖为楚国制定了健全的典章制度和法令法规,但是他也不是一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