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_第二十二章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第3/4页)

楚、齐、韩六地的,你们进过学室,识过字,但那些士卒没有,他们若是说自己的名字,你们真能记对、叫对吗?”

    “天下一统之前,六国与我秦,文字不同,发音也不同。”

    “据勘字署详查,商君变法以来,秦字其实是在逐渐增多的,常见字已经增至一千三百五十个,一统前,大概已有秦字一万一千六百余个。”

    “天下一统之后,勘字署历经数年,勘合六国文字,而后补入秦文字,其中合六国新字,总计一万三千八百余个。”

    “华夏文字总计近两万五千余字。”

    “然则秦字形制繁复,六国文字简约,文字合并,必然造成繁简失衡,故而天下一统之后,始皇责令勘字署简约秦文字。”

    “这才有了小篆!”

    “纵使勘字署耗费精力简约文字,但秦字依旧有两万之多。”

    “不学识写?你们如何去面对名字千奇百怪的士卒,又如何去应付各类文书卷宗?不学识写,就算送你一本《孙子兵法》,你们又有谁能完整的读完?又有谁能通晓其意?”

    “秦吏不识字?”

    “那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

    令史枯冷眼扫过众人,目光所致,无人敢与之对视。

    秦落衡端坐着。

    也是感到了一些压力。

    令史枯没有说错,秦朝的文字真的太多了,而且不管是文吏还是武吏,日常工作几乎都是围绕户籍展开的。

    文吏有上户口、收税等。

    武吏有征召士卒、审讯罪犯等。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

    秦朝近九成的官吏都是围绕户籍工作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