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第2/3页)
这片盘山路段。 燕肆有意滑得很慢,慢到前面的滑手将他甩开近六百米。 而他却面色冷静,专心致志地记住路上所经过的每一个弯道、标志路,甚至每一寸路面通过轮子与板面,传来的细微感受。 系统也困惑他的做法。 燕肆给的解释却很简单:“我的实践经验太少了。” 是了,其他滑手无论是快速还是匀速,都基于他们本身有良好的速降经验,有足够的经验与技术积累。 而燕肆接触长板速降无非三十天。 在这一个月里,除了熟练掌握基础以外,什么也没有,所以他只能依靠对地形的观察,将其牢记于心,来弥补自己的流畅性和速度线。 燕肆回忆起在刺险长板看到的微博,据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此次赛段包含了【2段直线加速、3个高难度s型弯道,一个加速弯道】 长板与他掠过灰白色水泥路。 注意到,比赛的路段先是进行一段直线加速,一个s型弯道,再次直线加速,两个s型弯道,最后是加速弯道…… 这些都没问题,唯独被安排在距离终点最后一截的【加速弯道】——它的切入点很独特,有个明显需要向上的小坡。 向上,而不是向下。 在末尾出现的它,坡度、角度极其刁钻,考量着滑手的体力支配,但这也意味这会是最后一个竞速冲刺点。 哪怕从未接触过如此曲折的道路,燕肆仍旧不慌不忙,将细节一一记入脑海。 直到他通过加速弯道,从坡上加速而下,一根明晃晃的路障横在道路的中心。 路障? 为什么这里会有横卧在路面上的路障? 在山上因草木遮挡,燕肆并未能观察赛段全貌,也是这时才知道在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