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17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 (第3/4页)

、极富动感的画面。这样的写景之笔,哪怕放在整个文学史上,都是毫不逊色的。】

    苏辙略略往后一坐,嘴角翘起,神情舒泰。

    他哥说得也对,后世之人确实极为擅长夸词,他开始喜欢这种语言方式了。尤其是这些话还是用来夸他哥的,更喜欢了。

    唐朝。

    王、孟诸人俱是低头一笑:景有阔大、精微之分,苏轼这几句词豪气纵横、疏荡磊落,却也有雪色清冽的精微之笔,这样超绝的遣词用句能力,的确可以与诸古人同笑。

    南朝。

    谢灵运将自己手中的山水之句弃置一旁,他爱会稽的灵山秀水,也爱用笔下的清辞丽句为之描画,但苏轼词笔却又是另一种雄奇。

    “本以为一个李白便足以让人侧目,不曾想如今又出了一个苏轼。”他叹笑着摇头,不无艳羡,“仙才啊!”

    如今他不仅是要恨见不到古人,还要恨无法与天地同久,见一见后人了。

    南宋。

    评论家胡仔颇觉新奇:“后世解诗与我等当真殊有不同。”

    “怎么?”正在品诗的友人头也不抬地问。

    胡仔道:“我日前读东坡此词,批注曰,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前代论家如钟嵘、司空图诸人,亦是着力于短章小评,聊记所感。后世似乎赏得极细,这炼字、修辞,岂非一句便可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