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27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3章 (第2/3页)

的强盛重要。

    其他不少人倒是神情古怪觉得自己膝盖中了一箭,至于王安石等持身守正的名士大概是为数不多地为鲁迅论证的精密而喝彩的人了。

    【大家会发现,这一段里的几种态度刚好和上文孱头、昏蛋、废物的三种错误态度形成了对比,在对照中,优劣自见。所以,这两段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两种方式。】

    北宋。

    苏轼接受良好:“韩愈《师说》一文中,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从师的态度形成对照,想来也是一种对比论证吧?”

    苏辙跟上兄长的思路:“荀子《劝学》一篇,用青出于蓝、木直中绳来喻指学习的重要性,劝勉世人向学,便是楚姑娘所说的比喻论证?”

    两个儿子说得头头是道,苏洵忍不住笑了起来,总结道:“看来后世学文,不仅学义理,也学章法,倒也不失为明智。”

    教出了两位名家的苏洵显然对此颇为认可。

    【接下来大家看到第十自然段,这一段一共有五句话,如果对这五句话进行针对性提问,应该提哪五个问题?】

    唐朝。

    刘禹锡有些疑惑:“楚姑娘的意思是将文中的五句话看作答案,反推鲁迅要阐述的问题?”

    “应是如此。”柳宗元点头,一边看水镜一边思忖道:“‘总之,我们要拿来。’这是在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刘禹锡也来了兴趣,看向第二句道:“‘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这是他先前说的‘怎样拿来’吧!”

    “主人会成为新主人,宅子也会成为新宅子。这是在申明‘拿来’的好处。”皮日休慧眼如炬。

    “怎样才能拿来?这人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说得好啊!沉着,则有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