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13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第2/4页)

    正听到兴头上的人一愣。倒是曾经被当作对照组的李益反应过来了:

    “这以声摹声、以形写声,均属以美之事物引发诗意联想,与诸诗家所写似乎并无不同。”

    他还能举出例子:“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不正是如此么?

    不对,不对,白居易还写到了别的。

    【是的,珠玉之声、间关流莺、冰下泉流,这种生发联想的描写方式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可以说是有唐一代诗人总结的音乐描写经验,大家都这么写,白居易凭什么得到这么高的赞誉,因为他更出名?那也是他写得好才出名啊!

    没错,他有自己的“制胜法宝。”大家往后看。

    “冰泉冷涩弦凝绝”,冰泉之下温度过低,仿佛将琴弦冻住了似的,弦音受阻,乐曲不再像之前那样流畅,反倒渐渐停了下来。

    发现没有,乐声停了,不是戛然而止那种停,而是弦阻、音塞、不通,最后慢慢、慢慢停下了,他写出了乐声流转的过程,捕捉到不同乐段音乐的变化,再予以艺术呈现,这是他的独到之处。

    而且,‘弦凝绝’、‘声暂歇’,这一段的旋律是停止的,音调低沉了下去,为什么会低沉?是的,弹奏者的情绪落下去了;为什么白居易可以知道她的情绪落下去了?因为他在凝神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