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154节 (第3/11页)
的余地了。 车门关闭发出了轻轻的撞合声,周遭仿佛一下子沉寂下来。继而,轱辘转动的声音次第从宫门传开,夏日的暖风犹在,而陆昭,已经走了。 生是胎儿从母体剥离的过程,而育则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告别的过程。生之结束,乃是育之开始,血与rou分离的一瞬间,情感上的依存攀升至极点。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情感的依存慢慢减弱,衰老与新生的对抗,资源的付出与转移,积累的持守与传承,尽管会有胶着的相抗、微妙的平衡,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一方获得所有。 洛阳大行台之于长安是如此。 权力的孕育,亦是如此。 在陆昭临岸回首,眺望长安的那一刻,她感受到了这种双重的割裂。 照着预定路线从长安至洛阳,最快也要五日。闲暇之余,陆昭也开始着手布置皇后属官、司州刺史府以及行台的官僚构架。 刨去暂时属于吴玥的镇东将军府不谈,陆昭还是希望皇后、刺史、行台三府能够达到一个政令互通的效果。这种想法未免僭越,因为着意味着府事与国事混为一谈,家事与国事内外难分。三国曹cao丞相霸府就面临过这种局面,丞相府与魏王府并立,权力在二者之间不断的分化与过渡。 曹cao化家为国,致力于缔造一个独立于大汉王朝的统序与制度。对于陆昭来说,虽然还远未到这一地步,但洛阳不啻于会成为一个独立于长安的行政中心。在三国时期上演的事汉与事魏的抉择,于洛阳大行台来讲,日后是一个东都利益体和西都利益体的分化。过程虽然远非政治扼杀那般残酷激烈,但利益带来的力量凝聚,绝不会逊于当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