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49节 (第2/12页)
昭在殿外而立,许久才见刘炳出来。只见其手中捧着一只小叶紫檀的托盘,托盘上置有一张十寸见方的纸笺,白欺玉板,丰腻如冰,上书“至人”二字。 只见刘炳微笑道:“此为御试之题,请县主作答。” 陆昭早预料到此次入禁中面圣并无那般简单,却未曾想到魏帝竟然以这种方式来考校自己。这种出题方式在前朝并不罕见,前朝崇尚老庄玄风,九品中正制对于人才的品评考核便多以极简的字眼来让应试者自发阐论。如今,这种考评方法虽已不用在选官上,但依旧是世族名士之间盛行的风雅游戏。 陆昭自然明白魏帝以这样的方式来考校本身已无什么善意可言,行思稍有不慎,便会让自家遭受诸多非议。但凡事必有两面,若自己能完美做答,则无异于在才学上已受到以男子为主导的圈层认可,日后在诸多政事上发声,也会事半功倍。想至此处,陆昭便专心思考魏帝所拟的题目。 至人在道家之言中,指超凡脱俗,入无我之境的人。其义首出于《庄子》,《荀子》中亦有所录,不过诣在修德。陆昭认为,魏帝给出的考校应是考虑了南人学风多尚老庄,且陆氏本身奉道已久,因此给定了一个较为熟悉的议题。即便魏帝有心考校的是荀子学说,自己以庄子言论回答,在如此盛重的场面,魏帝也绝然不会计较。 有了这一番确定,陆昭便决定以庄子言论作为切入,寻找解题之法。 《庄子》内篇中,对于“至人”二字提及颇多。“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乃定其总纲,之后篇幅所提则为不同角度的阐论。如今魏帝独以“至人”为题眼,除了考校应试者对于典籍的熟诵之外,还要看应试者对此二字所取的角度。 但即便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