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77节 (第9/13页)
:“今上欲封中书为渤海王妃,中书想必也是知道的?” 陆昭笑了笑:“看来今上有生之年还是想在长安见到渤海王啊。”这个诏令赐婚是小,政治暗示则更多一些。 如此陆昭也知道王叡究竟使用什么从崔谅那里换到了使持节的权柄。崔谅从长安往各方发出的诏书,元澈都不会认的。但是对于这个使持节,元澈却没有做任何抵触的动作,无他,元澈知道皇帝真的写过封自己为渤海王妃的诏书,这个诏书被王叡从元洸处带到了长安,随后做出了交换。而这场交换的背后,有着崔谅的促成,但更可能有皇帝的默许。 陆昭之所以觉得行台归都也绝不能辞掉中书之位,便是洞观到了这一层。一旦她失去了这个中书之位的庇护,便会成为各方在长安进行拉锯博弈的筹码,最终会沦为某一方的附庸。 王叡似乎有所察觉,慢慢靠近了陆昭一点,俯在她耳边说:“中书的封邑在阳翟,如今又有了开府,卸任之后,就不想去封邑看一看?” 陆昭恶看了王叡一眼:“王子卿,你的婚事怕不是存心恶心我的。”她的封邑在阳翟,而王叡又和阳翟的褚氏联了姻。豪门之间搞串联是没问题,可是若她真的为了逃避长安的乱局选择规避到阳翟,最后只怕还是要面临当地豪族的打压与王叡在司州的全面收割。 王叡闻言却笑得极其无辜:“中书冤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连我也是前几日才从大父那里得知的。若我为此,即便终生不娶也绝不与中书封邑犯之秋毫。”说完还诚恳地向眼前的人深深注目一回,然而最后还是无法克制地多问了一句,“但是我堂弟还是要娶的,陆家那边,还请中书再帮忙多问问。” “怎么,王友的崇信县令快当不下去了?”当不下去那可快走吧,陆昭扬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