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坦诚 (第3/5页)
与宁郃什么都得靠猜不同,他是确实知道很多雍王府的部署和准备的,也更明晰大局的可能走向。 也因此,他更有诸多忧虑。 只听其缓缓道:“无论朝廷还是王府,对海西之事,大多漠不关心,并不过多在意,但如今看来,灑朝人的目光,却早就不止在古黎一隅。” “你看没看过西南的全境舆图。” 宁郃摇摇头,仅止大溱境内的,他倒是都大致看过,可大溱之外,他的了解极其有限。 子羽招手让他去到身侧,手指在地上比划起来,“海西武渊国,距古黎蕃仲郡,仅两千里海陆,沿途水势和缓,除年末年初一段时间外,风浪不大,皆易行船,本为东西最近也是往来最繁密的一条海路。” “西朝五国,尤其是武渊国,若是被灑朝掌握在手,这条海路被其所掌,其可以直接大军横渡沧澜海,从海西进军蕃仲,从北往南夹攻古黎余地,南北两向合围。” “而蕃仲离西泠府最近处,其实不过百里有余,只是从蕃仲直接往东,是一片泥泞泽国,瘴气极重,并不易直入西泠府境内。” “但其沿海北上,千里之距,便可从沿海黎泽北郡陆路得入西泠,再往北千里,更可水上直取薪邑郡。” “薪邑郡虽是安西第一军,以及水师驻地所在,正常来说,对方若是少数精锐,安西军无惧。若是大军来袭,安西军也并非不能提早发现。可若是安西军回调,那后果便不堪设想了。” 宁郃道:“所以他们是在等机会,乃至是想挑拨创造出机会来?意图侵吞大溱?” 子羽点点头,“并非没有这种可能。若哥舒武等人确如你所形容,那么以什么许诺能让他们放弃在海西的基业回渡过来?又怎么可能只是来牵线搭桥的?而且绝对不会只有哥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