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5章 获得《道经》 (第2/4页)
真理,也只有老子这等圣人,才能在如此心境之下,依然可以为了人族着想。 “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老子最后来了这么一句,让帝辛心有所想,又觉师尊,话外有话。 …… 深夜 帝辛左右睡不着,于是爬起来,静静的跪在老子的草芦门前。 “既然来了,那为何不进来呢?” 老子的话,让帝辛心有戚戚,于是道,“师尊休息,弟子不敢打扰。” “那你为何前来?” “弟子鲁钝,师尊这些日子讲的养生经,却与我之道有阻,实不能理解。” “何以不能理解?” “师尊说,养生之法,要在自然,但在子受看来,却是随波逐流,这世上有岂有完美之境界乎?” 帝辛知道,老子所说的,就是人生的行为准则,心境要随着一个地方的变化而变化,适应这个变化的时候,也要将心境调整过来,不恼怒,不生气,不嗔恨,这样才能使得心境平静,达到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的境界。 这样才能久存于天地之间,正所谓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的境界。 但这个却不适用与帝辛这个人皇,若不与天争,与地斗,那么等待他的是什么,除了死亡,别无他路。 帝辛要找的出路,从来就不是人道,而是睥睨天下的神皇之道。 老子看着自己的这位弟子,眼神中竟有些光彩闪现。 “汝之道,全屏汝心,外不能破也,今就传汝《道经》,也好全了师徒的情谊。” 老子不知作何想法,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