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灯]昆仑上仙_分卷阅读3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 (第3/4页)

忤,而是直起身来,苦笑道:

    “不敢欺瞒道兄,咏最开始接到官家诏令时,也只是以为此次蜀地之事,不过是一桩寻叛乱。哪知……”

    语音微沉,这位张知州边不去卖什么关子,而是将诸事情一一道来。

    却原来,蜀地天府之国物阜民丰,又兼之地处偏僻不为战火所扰,向是国朝民生赋税重地。不想月前突然有贼人作乱,声势之大席卷大半个蜀地。

    恰逢国朝向北用兵粮草紧急,如此种种,本该是大宋官家和朝堂上那些个宰执天下的相公们所应该忧虑的事情。

    万不成想,便是在此时刻,又曝出科举舞弊一事。而那有着舞弊嫌疑的,正是蜀地学子。

    大宋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对于读书人向来优待。正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恰在蜀地民众叛乱之际,有学子王、李、孙三人同进五甲,多多少少全了官家和诸位相公颜面。因而官家一时兴起,便考教了三位学子一般。没想到便是这一时兴起,竟然叫官家发现,这金榜题名进了五甲的三位学子,居然是文墨不通的大草包。

    饶是以官家一惯温和性子,也不由得龙颜大怒当即便叫人细细审理。

    如果是简单的科举舞弊案也就罢,怪就怪在这王、李、孙三位学子虽是文墨不通,可只要一碰上这纸张文字,便如有神助一般引经据典策论答题,文章答案之规范工整叫人挑不出毛病。只是叫其说出个一二三来,便前言不搭后语似乎那些个东西,全不是出自自己之手。

    第39章 王大少

    礼不不庶人,刑不上大夫。九品中正制已废士族寒门之别虽然有,却也不至于出现什么把持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