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七) (第4/8页)

这种通过后学者的“辞文”一字解释之说,而把《易经》上升到是一本讲科学的书。是太富于联想了吧?真是应验了“传《周易》者圣人也,乱《周易》者亦圣人也”。

    正如有此说:“周桂钿曾为《周易研究》(1991年第4期)撰文批评一本名为《<周易>探源》的书,它宣称‘一举揭开中华文明亘古奥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大公报》等传媒大肆宣传它的作者取得了‘重大发现’。周桂钿对书中的谬论一一批驳以后说:‘买商品只看广告,轻信广告,总要受骗。买书也一样,只看广告,也难免上当。因为,在市场上,喊得最响的,往往是要把劣质产品推销出去……”。(《周易二十讲》第416页)

    本身“科学易”之说是从八卦符号联想出的学说,而八卦符号,在春秋与后封建时代是占筮的主要工具。若从这套符号中联想阐发已有的科学成果为“科学易”说的话,难免都是一种“异化”之说。正是由于一套“八卦符号”派生出很多学说,而妄称是《周易》里的东西,则把《周易》搞的神秘兮兮。若把《周易》一书之前就产生了那套“画符号”说清楚,别与《周易》一书搅和在一起去谈那套“六十四画符号”,也没有什么不可。往往打着《易经》(指《周易》)的旗号,而大谈的是那套“八卦符号”。让人对《周易》越来越神奇不解,实际所打《易经》(一些学者谈的《易经》是指《周易》)而产生的各种奇谈怪论,都是从那套“画符号”上去联想附会出的说法而已。现在若从那套“六十四画符号”去联想类比能产生并创造出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