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八) (第4/10页)
人,自然所引用《易传》里的文章,也就称之为“圣人有言曰”。总之,邵雍所引用《易传》内容时,既称“《易》曰”,又称“圣人有言曰”。 又如:“《易》、《诗》、《书》、《春秋》者圣人之经也”。 这里说的《易》为“圣人之经也”,从邵雍所引用《易传》内容为“《易》曰”来看,无疑这《易》“经”内容是《周易》加《易传》。 《周敦颐集》卷二:“《易》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中华书局》) 这里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系辞》,也称“《易》曰”。 《张载集》“正蒙”里云:“如《易》所谓‘利用折狱’,‘利用刑人’”。 这里引用的内容是出自《周易》,也称《易》。 又如:“《易》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此其之谓乎”。 这里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彖》文。 通过宋朝人的所引用《周易》或《易传》内容而基本上是保持汉以来的称法,用《易》称,即《易经》的简称。但也有学唐朝的错误称法,即把《易传》内容归到《周易》称谓里,如朱熹就是这种错误的称法者。 历史进入明清时期,又是如何对《周易》的称法呢? 明朝王阳明《传习录》里云:“《易》之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易》之象是初画,《易》之变是值其画,《易》之占是用其辞”。 又云:“蓍固是《易》,龟亦是《易》”。 这些是属于论述《易》的,而无法明晰是指《周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