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 (第6/6页)

理亦筮”的诠释,是后儒“《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卜筮者尚其占”的承继(《系辞传》)。

    而医和,史墨引用八卦筮卜内容引入《周易》内容,虽是用于说理,但混淆《周易》与八卦筮术概念,是造成混乱的开始。

    这是我们通过《左传》除史巫周《周易》言筮卜人事之例子外的引用《周易》直接用于说理情况。

    能反映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的是给我们留传下的那一部宝贵的《左传》史书。除《左传》史书以外,在春秋后期还产生出来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就是大思想家孔子。孔子可以说在中国思想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没有全面解读《周易》一书的实质内容与性质时,孔子占有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的位置。孔子是继《周易》作者之后产生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老子被传说的比孔子年长,而留传下来的《道德经》也叫《老子》,是战国后期人假托老子之名而创作的一篇政治论文。那并不是传说的那位老子所作的。传说春秋时期的那个老子,有无其人还说不清楚,自然那个老子,还列不到春秋时期思想家之榜上),所以春秋时期唯孔子一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没有第二人。正因《周易》一书的哲学思想没有正确的释读,反而被史巫庶蔽,孔子才坐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宝座的位置上。而真正能够做到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位哲学家宝座上的人应是《周易》作者,这是后话,此不多谈。

    m.zwWX.ORg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