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4章 朱建国懵了! (第2/5页)
在浩阳地区经营了两年多,自有一套班底。理论上,朱建国是陆大勇的亲信,陆大勇在浩阳地区留下来的班底,也不弱,甚至还强于曹振起的班底。但也仅仅只是在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情况要复杂得多。 官场上的所谓嫡系,其实是很有区别的。像刘伟鸿与朱建国这种关系,那是真正的心腹,休戚相关。彼此之间,可以完全信任。但这样的上下级关系,在官场上是完全的“异数”,可遇不可求。很多官员,陆大勇在地委书记任上的时候,敬畏陆大勇的手段,向陆大勇表示臣服,向他靠拢,是可以理解的。但陆大勇已经调离,这些人自认另有打算。尤其是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这一级的副地厅级干部,就更是如此了。甚至陆大勇在任的时候,他们支持陆大勇也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有利,便支持陆大勇,对自己不利,就支持曹振起,压根就谈不上亲信,更谈不上心腹。勉强要形容的话,他们更像是陆大勇的“盟友”。如今陆大勇走了,这个“同盟”自然不复存在。今后是支持曹振起还是支持朱建国,或者干脆“自成体系”,都要看实际的情况而定,未可一概而论。 这种情形,刘伟鸿老早就和朱建国分析得比较透彻了。硬碰硬的与曹振起争权,绝非上策。如果有合作的可能,刘伟鸿的意思,还是要尽量争取合作。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尤其对刘伟鸿有好处。刘伟鸿与浩阳地区其他任何一位领导干部,都是不同的。那些领导干部,平日里有两样东西要关注。第一是靠山,第二是政绩。而毋庸讳言,靠山的重要性远在政绩之上。 你做出了政绩,要给谁看? 如果上边没有人欣赏你,哪怕你干得再出色,也是白搭,就是个栽桃树的命。等桃树栽好了,长大了,要结果子了,那就没你什么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