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第2/3页)
降国典与朝会同行,大抵也就是一个时辰的功夫,赵姝却没料到,她这一去,便再没能回来。 . 整块荆山玉雕就得降国令信被黏合起来,赵姝捧着这块先前自己一时激愤摔碎的令信,立在空阔玄黑的朝会大殿上,垂眉敛目却亦是不卑不亢。 她立在巨大的六根桓表山柱间,一众公卿执笏遥立两侧。 小宦诵着冗长的降国表,王座之上的秦王须发皆白,面容威严刻板,只是……不良于行。 “太子殊一路辛劳。”老秦王接过她奉上的玉信,饧目乜了记玉上裂缝,又面无表情地朝她打量。 这位秦王母出宗周媵妾之婢,年与周天子相当,要论起来,还真是同赵姝同辈。 生死无定,赵姝忽然抬首对上老秦王的打量。 老者避也不避,视线钉在她身上一般。 她遂平复心绪,恳切直视王目:“鄙国工匠此番阖家入秦,俱是邯郸各行魁首,愿秦王善用。” “自然。”老者终收回视线。 而后赵姝被遣退下阶,听着两位大夫争论变法之事。 她一双脚立得酸疼,见秦人的确是在商讨内政,渐渐的看懂自个儿的生路,一颗心便叫无畏彻底盖过了恐惧。 可她一个大活人还杵在殿中,无人来管,秦人倒真是不讲规矩。 正听的一头雾水间,来时那小宦趋近,颇有礼地低声:“降国典已毕,我王令太子自回便是。” 赵姝这才松下吊着的一口气,随那小宦退时,索性便将父王早已备好的书信递了过去。 小宦刚应下转呈,忽听殿中一道清泠泠的声调悠然道:“宗周分封七百年,其中优劣,不如尔等听赵太子一论,岂不最是适合。” 那人一开口时,赵姝但觉周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