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07 你和徐老师感情真好 (第2/4页)
风头,当然,长得漂亮,肯定也是很出风头。 他们两个长得普通,也没有能让他们出风头的一技之长,属于淹没在人群里的那种人。因此彼此,连认识都说不上认识,也没讲过话,最多就是在化工新村的街上看到,会觉得对方面熟,应该是一个点上的知青,仅此而已。 那个时候,不仅像他们这种城市里的小孩,被赶到了农村去接受再教育,连城里的那些国营工厂也是,为了备战备荒,迁到了山沟沟里。离他们知青点十几里路,就有三家从城里迁过去的化工厂,有好几千工人,和一个规模很大的化工新村。 加上家属,化工新村住着一万多人,形成了一个没有正式名字的镇。 和他们知青点,孤零零地在一个山坳里,一个院子,几排茅草房子的寒酸不一样。和公社所在地,除了一家供销社,就没其他什么商店也不一样,化工新村,在他们看来就是人间天堂。 在化工新村里,不仅有百货商店、照相馆、新华书店、理发店、化工饭店和化工招待所,还有电影院、图书馆、文化宫。还有长途汽车站和一个轮船码头。还有一个自发形成的马路集市,周围农村的农民,会把自留地和山上水里的出产,拿那里去卖。 那个地方,实在是太热闹了。 因此,他们知青,只要有时间,就都会往化工新村跑。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峰是六十年代,到了七三七四年,新增的知青已经不多,主要是城里的青年,哪怕没有工作,留在城里,整天瞎逛闲混,街道上管得也不像前几年那么严,一定要把你往下面赶。 知青点上的知青,开始一年年减少。有去上大学的,那时也有大学,不过大学生不是考试进去的,而是上面分配指标,发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