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 (第2/4页)
清雨缠绵,淅淅沥沥。 门童背倚着柱子,打了个呵欠,咋见一云衫小公子手执一把素色油纸伞立在面前,他伸长脖子,问道:“公子” 小公子上前几步,收了伞,一张略显粗黑,眉宇却十分秀气的脸出现在眼前。小公子向他作了个揖,“我是前些日子刚通过入学测试的学生,今日前来报道。” 门童道:“敢问公子姓名” 小公子沉默了一会儿,“颜迟。” 门童点点头,“公子且稍等。”说完便急急走向里院。 颜迟目送着门童走远,然后仰首,看着门匾上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嵩雎书院。 蕲阳第一书院。 自古以来,大多书院都坐落于幽山静林之处,这嵩雎书院却与其它书院大不同。它是少有的坐落于京都闹市之中的书院。 这与它的起办人不无关系。 此书院乃两百多年前两位舜玉侯爷亲联所办。 因两位侯爷深感现下书院毫无讲学之风,且门第观念深厚,严重阻碍学术发展,遂联合在皇城创办了嵩雎书院。 书院以“学术为大”,秉承“大公无类”宗旨,即不设门槛无户籍限制。但凡有志于学业的,不分贫富,不论地域,均得入院肄业。而且不仅不收学业费用,还给予每一位进入学院的学子一定的生活补贴。 因着这样的办学理念,几百年来,书院育出了众多文学大士,名儒大师。 是以书院声望日益增生,至如今已俨然成为蕲阳第一书院。但入学标准也越来越严格。 书院每年只招收“正课生”二十余人,能通过入学测试的大多是优秀至极的学子。书院每年会在新生入学后再额外招五名附课生,也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