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48节 (第4/6页)
几十户人家,上百户那都是大村落了,镇子上为啥这么多人啊?” 富人区也就不说了,怎么也得有个近百户,这些人自己吃自己没问题。 可南边的穷人区和像张家乔家这样那边都不挨的零散人家,加起来得有近六百户,一家就算只有三个人,那也是近两千人了。 上午的时候苗婉听小吏说,西永县一个县加上所有人的村落才不到一万人,县城里最多也就三千多人。 还是底下村子多才显得人数多,因此那粮食税才能供得上军营里的吃食。 西宁镇面积只有西永县一半大,加上条街瓦市的话,人数都超过县城了。 这个阮祈不知道,孙老火倒是了解。 “西宁镇原本叫蜡头村,总共三·四十户人家跟个火苗儿形状一样,就在现在要起房子的那个地方,后来固北军来了以后,多出来许多军户要有地方住,人才渐渐多起来。 然后这蜡头村慢慢就变成了长方形,还是以西边的军营为主,所以就叫了西宁村。 再后来咱们大岳跟北蒙结盟,西域人也愿意往这儿来做生意,又来了个北营首末两段夹着西宁村,村子规模就越来越大了。 这军爷们都在村里,有军户也更安全些,行商们就渐渐往这儿来,才有了条街,定北……陈老贼又张罗了个瓦市,将北蒙人和西域人也划归这里管,慢慢就成了镇子。” 孙老火想了想,“西宁村来了走了的军户,就得有两百多户人家,后来有了北蒙人和西域人过来,需要的人手多,就增加到了三百多户。 再往后条街和瓦市热闹起来需要的人就更多,往镇子上搬的人也多,才聚集起这么多人来。” 往常不见人多,是因为人大都天不亮就去条街和瓦市,天黑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