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04节 (第5/6页)
然冷,但耿叔和从私塾回来的长寿端了许多火盆子出来,暖烘烘烧着,天井四角还燃着火把,气氛和谐又热闹。 淘淘也没一下子见过这么多孩子,眨巴着大眼睛看这个看哪个,咕咕哝哝说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在耿氏膝盖上蹦跶着还挺高兴。 可上至十几岁的男孩子,下至三两岁的男娃娃,是安分不了多久的,没过多会儿就你伸手他伸手指头的,往淘淘身上偷偷又戳又捏。 一来二去淘淘不耐烦了,嗷一嗓子,呜呜哇哇打断了这篝火晚饭的欢快。 好嘛,接下来该干啥都去干啥吧。 赶了那么久的路,阮家人也累了,各回各屋都去休息。 即便要在西北安家,刚到地方,哪儿也住不进去,都得先在乔家住几日慢慢安顿。 耿氏和淘淘连着乔蕊去了苗婉的屋,耿叔带着长寿和乔瑞臣住堂屋,剩下东西排屋五间能住的屋子,让阮家人分成男女两拨,凑合几天也够用了。 堂屋里,苗婉和乔瑞臣小两口坐陪,和公爹一起招呼阮祈兄弟俩和大表哥。 上来没说其他话,守着两家的长辈,阮嘉笙先郑重跪地,给乔盛文见了礼,拜他为先生。 下午等着洗漱的功夫,乔盛文就简单考校过了阮嘉笙的学问,感觉自己能教,给了阮家人准话。 就冲这个,阮祈觉得一家子辛辛苦苦冲西北来,就值当了。 这可是先帝时的状元郎,曾官至三品侍郎,这样的老师,若没有这层姻亲关系,阮家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论启蒙教小孩子,乔盛文可能比不过私塾的先生。 但这种提高班考举人的苗子,乔盛文还是可以教的。 考校过后,他很快就发现了阮嘉笙的问题,学问挺扎实,就是底蕴不够,换言之读的书不够多,策论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