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靖明 第77节 (第6/6页)
知道严嵩投了拜帖,而皇帝对于杨府动静是一清二楚的。 这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可重点是皇帝现在这么对严嵩说的用意。 陛下对杨廷和,绝非前日说的那样“理解”,而是始终保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戒。 若说这一对君臣之间有绝对无法妥协让步的地方,那就只剩一个了。 新法,到底会在嘉靖几年开始? …… 这次经筵的常朝没罢,这次经筵也不像五月二日经筵一样有那么多人参加。 能亲眼目睹这场辩论的,无非就是朝堂高官和翰林院资深学士们了。 杨廷和对这一点是感到松了一口气的:要是皇帝像之前一样允许更多人来围观,那借理学心学之争来挑事的目的就很明确。 天知道有多少学问不精、道心不稳的文臣会被歪理邪说蛊惑? 心学的影响力,越小越好。 今天之后,世人只用知道王守仁这个陈献章、湛若水之后新的心学门人学问不精、不堪一驳即可。 如果是师从陈献章、传承了白沙学派又自成了甘泉学派的湛若水,杨廷和会忌惮很多。 但对于宸濠之乱后刚刚有所进步、才开始在白鹿洞讲学的王守仁,杨廷和并不觉得他在心学上的领悟已经比湛若水还要强。 这是杨廷和身陷朝堂漩涡多年、王守仁也出外多年的事实给杨廷和造成的印象。 此时此刻,进入了文华殿陛见完皇帝的杨廷和是自信的。 前面繁琐的礼仪流程中,朱厚熜并没有多去打量王守仁这个大名人。 让杨廷和误会就不好了,那天交心好不容易让他降低的警惕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