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曹信! (第2/9页)
户西京城,成为人人羡慕的‘城里人’,但是苦日子仍未过去。 “穷啊!” 曹信回屋掀开米缸,里面空的能跑马,实打实的穷到等米下锅。 不对! 哪里吃的起米! 北方旱情严重,西京城眼下虽然仍然繁华,纸醉金迷,但多少受到影响,最直观的就是粮价上涨。 四五年前,在西京城一两银子能买两石大米,一斤低至四文。 今年已经涨到14文一斤,翻了三倍余。 白面17文,同样涨了三四倍。 但是百姓的工钱却没上涨。 原先一个强劳动力每天挣回40~50文钱,能买十斤米或者九斤白面,足够养活一家五口。 但现在,西京城里一般人家已经吃不起米跟白面。 他们主要吃的是粗粮—— 玉米碴子10文。 红苕2文。 …… 生活质量rou眼可见的下降。 连西京城土生土长的百姓尚且艰难,刚从大西北逃荒过来的曹家三天饿九顿更是常见。 吃了上顿愁下顿。 日子太难。 即使眼下这日子,有片瓦遮蔽,也是大哥曹仁搏命换来。 当初一家人来到西京城外,曹仁在蔡水河码头找活时,碰巧救下了蔡水帮的一个小头目,随后被收入麾下。 小头目给了曹仁两百文安家费,又通过蔡水帮跟城里豪商孙家的关系,在孙家名下的一套大杂院里腾了两间倒座房。 倒座房虽常年不见阳光,不过至少有了根,能遮风挡雨。 按理说,这已经超越无数灾民,甚至超过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