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_第025章 殖民地政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25章 殖民地政策 (第2/4页)

已经累积了很多这方面的人才。

    牛顿,莱布尼茨,波义耳,哈雷,丢勒。

    都是当世的自然科学家。

    就算是来到中国的传教士,例如南怀仁,洪若翰、李明、白晋、张诚、刘应(都是化名,皆是欧洲人)等。

    都在自然科学方面有相当造诣。

    他们甚至还教会了康熙几何学、医学、化学、天文学等很多自然科学知识。

    只可惜康熙一个人学了,觉得这些东西很有用,反而严禁民间推广。

    他害怕民间汉人一旦学会这些科学知识,对满洲人的统治不利。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谓康乾盛世,完美错过了工业革命。

    十七世纪的中国,并不落后于世界。

    落后是十八世纪。

    挨打是十九世纪。

    归根结底的原因,就在于康熙的鼠目寸光(当然,站在他满洲皇帝的立场,或许没错,不过他耽误了华夏的文明进程,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新北路安抚司的总督,郑克均绝不会让这种事重演。

    在基隆,郑克均就制定了一系列吸纳西方传教士的优惠措施。

    包括高薪聘教,提供学术研究基地,高价购买技术等。

    在马尼拉也一样。

    郑克均相信,只要积聚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和科学人才。

    工业革命,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罢了。

    “公子放心,只要有我张巡在,马尼拉固若金汤,且繁华鼎盛。”

    郑克均点点头。

    张巡本就是文臣出身,治理地方能力卓越。

    他的将才,是因为战乱,被动激发的逆天技能。

    所以张巡既管防务又管民政,郑克均十分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